| 教育技术与传播系 学前教育专业二年制本科(3+2)教学计划 (专业代码:040102)   一、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学前教育方面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方法及其相关知识,具有从事学前教育方面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和应用型人才。 培养规格: (一)思想政治素质: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政治觉悟和健康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 (二)文化素质:具有专业以外的人文学科、社会学科、自然学科及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修养。 (三)专业素质:掌握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声乐、舞蹈、美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技能;掌握观察幼儿、分析幼儿的基本能力以及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技能;具有编制具体教育方案和实施方案的初步能力;熟悉国家和地方幼儿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四)身心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修业年限与毕业标准 修读年限一般为二年。员工按教学计划修满本专业的最低总学分80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达到13学分,专业必修课24学分,专业选修课20学分,公共选修课至少8学分,实践环节15学分,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合格,且在德、体等方面达到学校规定的基本要求,方准予毕业。 三、授予学位 按教学计划要求修完所有课程并获得专业要求学分,且达到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授予学士学位的其他条件,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四、专业主干课程及简介 1410001    教育学概论   64学时   4学分 内容提要:包括教育概述、教育与社会、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的目的与教育制度、教师与员工五部分,使员工了解教育系统的基本结构、教育与社会发展以及与个体发展之间的规律性联系。 《教育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 1410002    普通心理学    64学时    4学分 内容提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如何研究;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人的信息加工;行为控制和调节;人的心理特性活动与发展。为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的学习打下基础。 《普通心理学》    科学出版社     作者:李传银 中外教育史      68学时      4学分 内容提要:本门课程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中国教育史,分别对原始时期的教育;夏、商、西周、春秋战国、 秦汉、 魏晋南北朝、隋唐、 宋辽金元、 明、清至鸦片战争前的教育 以及民国成立初期、 新文化运动时期、20世纪20年代、 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教育进行了详细阐述。下篇为外国教育史,分为古代教育史、近代教育史和现代教育史三编,分别论述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含教育的起源)、古希腊的教育、古希腊三哲的教育思想、古罗马的教育、西欧中世纪的教育、拜占廷与阿拉伯的教育,以及外国近、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发展与演变。 《中国教育史》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孙培青,杜成宪 《外国教育史教程》   人民教育出版社      作者:吴式颖 1410005    教育科研方法    51学时    3学分 内容提要:本门课程对教育研究方法的一般原理、教育研究方法、 教育研究方法的历史发展、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及方法论原则、 研究课题的选定、文献检索、理论构思形成研究假设、教育研究的设计、教育科学的历史研究法、教育科学的调查研究法、教育科学的比较研究法、教育科学的实验研究法、教育科学的理论研究、 教育研究数据资料的分析、 教育研究成果的表述及评价以及教育科学研究的组织及其效能作了详细的阐述。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   安徽教育出版社     作者:裴娣娜 1410009      教育心理学  33学时   2学分 内容提要:认知发展、社会性发展与教育、个别差异与教育、学习理论及其教育实践(包括行为观、认知观、情景观等)、不同类型的学习(包括知识、能力和规范)及其教学设计、学习动机与教学管理、教与学的评价等。本课程将主要探讨学校教育情景中员工有效学习和教师有效教学的心理活动规律。通过教学要求员工系统掌握从事教师职业所必须的教育心理学基本知识并形成相应的专业技能,并主动运用所学知识去观察、分析、解决教学活动中的实际问题。   五、附表   
 附表1   学前教育  专业二年制本科(3+2)2010级各学期时间分配表 
    
        
            | 
            
            
            
            
            
            
            
            
            
            
            
            
            
            
            
            
            
             | 上 课 | 复 习 考 试 | 教育 实习 | 专业 实习 | 毕业 论文 (设计) | 机 动 | 毕业 教育 | 寒 暑 假 | 总计 |  
            | 第 一 学 年 | 第一学期 | 16 | 2 |   |   |   | 2 |   | 5 | 25 |  
            | 第二学期 | 17 | 2 |   |   |   | 1 |   | 7 | 27 |  
            | 第 二 学 年 | 第三学期 | 11 | 2 |   |   |   | 1 |   | 5 | 25 |  
            | 第四学期 | 16 | 2 |   |   | (6) | 1 | 1 | 7 | 27 |  
            | 总  计 | 60 | 8 |   |   | (6) | 5 | 1 | 24 | 104 |  备注:1、专业实习具体时间由各系自行安排,该学期授课周数作相应调整。 2、本科专业员工学年论文写作建议在第一学期开设,按照2学分计算。 附表2  学前教育 专业二年制本科(3+2)2010级课程结构比例 
    
        
            | 课程类别 | 学时、学分比例 |  
            | 学时 | 学时比例% | 学分 | 学分比例% |  
            | 必修课 | 公共必修课 | 264 | 22 | 13 | 16.25 |  
            | 专业必修课 | 439 | 36.6 | 24 | 30 |  
            | 选修课 | 专业选修课 | 360 | 30 | 20 | 25 |  
            | 公共选修课 | 136 | 11.4 | 8 | 10 |  
            | 实践课 | 17周 |   | 15 | 18.75 |  
            | 总计 | 1199 | 100 | 80 | 100 |  说明:1、学时比例均指相对总学时的比例,学分比例均指相对总学分的比例。 2、人文社会科类专业实践教学占总学分(学时)不低于25%,理工类专业实践教学比例占总学分(学时)比例不低于30%。     |